“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”這是自然界亙古不變的生存準則,農藥的定向選擇,使得一些具有抗藥性的害蟲保存了下來,而隨著害蟲抗藥性的增強,農藥用量又不斷加大,如此循環往復,就進入了一個沒有結局的惡性循環,矛與盾的對決愈演愈烈。好多農戶都深有感觸,現在的害蟲越來越難打了……
害蟲抗藥性從何而來?
選擇學說
選擇學說認為在用藥之前種群中就存在對該藥劑的抗性基因,由于用藥的選擇作用淘汰了敏感基因型的個體,使具有抗性基因型個體的比例增加,最后形成抗性種群。
基因突變學說
基因突變學說認為是由于藥劑使用以后引起了基因突變造成的。用藥后淘汰大量敏感型個體,存活下來發生基因突變具有抗性的個體。
基因擴增學說
基因擴增學說認為,在用藥前害蟲有抗性基因存在,由于藥劑的使用使抗性基因呈幾何基數增加。
這些抗性害蟲該怎么打?
白粉虱
白粉虱是傳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之一,它能夠危害多種蔬菜乃至大田闊葉作物,很多情況下,若是白粉虱防范不到位,病毒病蔓延幾乎不可避免。
目前就單劑來說,似乎已經沒有什么效果特別好的產品了,啶蟲脒、吡蟲啉、吡蚜酮、噻蟲嗪、溴氰菊酯、聯苯菊酯等等,還有一段時間烯啶蟲胺與吡蚜酮合劑風靡一時,效果反應非常好,但是目前抗性也已不小。
市場上防治白粉虱方面有不少特效產品,絕大部分都是添加隱形成分的,效果大多也都是好兩年就不行了,沒有什么真正能夠長盛不衰的。
綠賽出品的LS-640不含任何農藥成分和隱形成分,作為一款蚜蟲、粉虱專用助劑,能很好地解決蚜蟲、粉虱抗性問題;提升死亡速度和死亡率,對刺吸式口器害蟲具有良好防殺增效作用。
薊馬、跳甲
薊馬能在一年四季橫行大江南北,數量多,為害重,極易產生抗藥性,關鍵還不好治,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春、夏、秋三個季節主要發生在露地,冬季溫室大棚中發生較重。為害的范圍也比較廣,不僅會直接為害作物,還可以傳播病毒病。
說到跳甲的抗性,基本上做殺蟲劑的都知道,抗藥性那是非常大。像敵敵畏、敵百蟲、辛硫磷、毒死蜱、噻蟲嗪、溴氰菊酯等等,都有一定防效,但是都不是真正特別好用。
我們研發出了一款專門針對薊馬和跳甲的農藥增效劑LS-630,本品作為薊馬、跳甲專用助劑,根據其好跳躍、隱蔽性強等特點,采取新原料新工藝,形成了這款功效強大的多元復配助劑。
害蟲抗藥性從何而來?
以上所列舉的抗藥性強的害蟲僅是冰山一角。誠然,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并非一朝一夕,但不合理的施藥方式方法無疑在加速這一過程,以致于害蟲抗藥性的演變始終快于新藥劑的研發。那么,面對日益嚴重的抗藥性問題,我們該如何去做呢?
添加增效劑無疑是減少抗藥性產生最有力的措施。合理用藥可通過輪換用藥、混合用藥、農藥的間斷使用或停用、及多樣化的施藥方法等來實現。
與物理、生物防治相結合物理防治主要包括高溫悶棚消毒、清園、修剪、覆蓋法(如地膜、防蟲網等)、黃板誘殺、殺蟲燈誘殺、糖水誘殺、誘捕球誘殺等。
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以蟲治蟲、以菌治蟲、利用其他有益動物防治害蟲等。
通過化學防治與物理防治相結合,藥劑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的辦法,統籌統治,在達到良好防效的同時,最大限度的延緩抗藥性的產生。